05-252018
《行者》杂志2018年6月刊

05-082018
孙俪的励志故事
    她自幼长得漂亮,聪明乖巧,爱唱爱跳,有艺术天分。两三岁时,就自己对着家里的大镜子扭屁股,扭得还挺好看,挺有节奏感,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母亲那时候觉得她身体瘦小,跳舞能锻炼身体,更难得她自己也喜欢。于是,在她5岁那年,母亲给她报名参加了一个音乐舞蹈班,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弹钢琴、跳芭蕾舞。11岁还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访英国、美国、日本等。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后来因为父母没完没了地争吵,家里的宁静与和谐被打破,女儿的眼泪没能弥合他们感情的裂痕,她12岁那年父母离异。小小的她好像一夜之间判若两人,原来笑意洋溢在脸上的阳光少女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阳台上发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却从不表露出对女儿的担忧,总是鼓励她:“妈妈觉得你跳得最棒!”
  
  15岁那年,她考取了上海警备区文工团,成为一名正式舞蹈演员,每年都代表部队参加比赛,每年都能拿一个大奖。3年后,她从部队退伍了。那时的她作为一个艺术新人,前途一片茫然,她只知道人一生的机会不多,要好好把握。
  
  机会总是青睐已做好准备的人。19岁那年,电视剧《玉观音》的导演看中了她,让她饰演安心。这是一位饱经离婚、丧子磨难,爱情与亲情的纠葛、感情与理智冲突很多的角色。从未专业学过表演的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用心揣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导演让她哭10遍,她就真的哭10遍,将女警察安心演绎得美丽动人。该剧的热播让观众记住了那个兰花一般的安心,也记住了一个同安心一样有着清澈眼神的她。她说:“《玉观音》让我学会如何做准备工作,如何通过体验生活来入戏,也让我真正进入了表演这一行。演员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生活,但必须进入角色,走进主人公的灵魂,比常人更敏感,更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多看多听,光凭借自己的想象来表演,总有一天这种技巧会枯竭。”
  
  后来,她在拍摄《风雨西关》的时候,很多场景都是在原始森林里拍的,又是暴晒又是蚊虫,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也不会抹什么防晒、防虫护肤品之类的。拍戏时,经常有爆炸之类的场面,她经常弄得一脸的灰尘、泥巴,也从不说什么。每天不管多晚下戏,都会把第二天的台词背熟。
  
  纯粹的人开心,纯粹的人成功。她出道8年,演了14部电视剧、7部电影,先后荣获20多个国内、国际奖项。她就是孙俪,因出演电视剧《玉观音》一举成名,以不俗的演绎天赋和清丽脱俗的形象打动着观众,并收获越来越多的成功和希望。“拍戏就是工作,工作当然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她常说,“因为人纯粹一点,会比较容易得到幸福,就像向日葵,每天只要能对着太阳,就会很开心。”
05-082018
孙俪的励志故事
    她自幼长得漂亮,聪明乖巧,爱唱爱跳,有艺术天分。两三岁时,就自己对着家里的大镜子扭屁股,扭得还挺好看,挺有节奏感,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母亲那时候觉得她身体瘦小,跳舞能锻炼身体,更难得她自己也喜欢。于是,在她5岁那年,母亲给她报名参加了一个音乐舞蹈班,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弹钢琴、跳芭蕾舞。11岁还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访英国、美国、日本等。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后来因为父母没完没了地争吵,家里的宁静与和谐被打破,女儿的眼泪没能弥合他们感情的裂痕,她12岁那年父母离异。小小的她好像一夜之间判若两人,原来笑意洋溢在脸上的阳光少女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阳台上发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却从不表露出对女儿的担忧,总是鼓励她:“妈妈觉得你跳得最棒!”
  
  15岁那年,她考取了上海警备区文工团,成为一名正式舞蹈演员,每年都代表部队参加比赛,每年都能拿一个大奖。3年后,她从部队退伍了。那时的她作为一个艺术新人,前途一片茫然,她只知道人一生的机会不多,要好好把握。
  
  机会总是青睐已做好准备的人。19岁那年,电视剧《玉观音》的导演看中了她,让她饰演安心。这是一位饱经离婚、丧子磨难,爱情与亲情的纠葛、感情与理智冲突很多的角色。从未专业学过表演的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用心揣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导演让她哭10遍,她就真的哭10遍,将女警察安心演绎得美丽动人。该剧的热播让观众记住了那个兰花一般的安心,也记住了一个同安心一样有着清澈眼神的她。她说:“《玉观音》让我学会如何做准备工作,如何通过体验生活来入戏,也让我真正进入了表演这一行。演员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生活,但必须进入角色,走进主人公的灵魂,比常人更敏感,更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多看多听,光凭借自己的想象来表演,总有一天这种技巧会枯竭。”
  
  后来,她在拍摄《风雨西关》的时候,很多场景都是在原始森林里拍的,又是暴晒又是蚊虫,可是她一点也不在乎,也不会抹什么防晒、防虫护肤品之类的。拍戏时,经常有爆炸之类的场面,她经常弄得一脸的灰尘、泥巴,也从不说什么。每天不管多晚下戏,都会把第二天的台词背熟。
  
  纯粹的人开心,纯粹的人成功。她出道8年,演了14部电视剧、7部电影,先后荣获20多个国内、国际奖项。她就是孙俪,因出演电视剧《玉观音》一举成名,以不俗的演绎天赋和清丽脱俗的形象打动着观众,并收获越来越多的成功和希望。“拍戏就是工作,工作当然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她常说,“因为人纯粹一点,会比较容易得到幸福,就像向日葵,每天只要能对着太阳,就会很开心。”
05-082018
一个中国孩子的志向
     乔森来自英国,他的父母有一个占地200多亩的农庄。农庄里种着葡萄,每年采摘下来的葡萄用来酿造葡萄酒,产量虽不高,但可以在当地的商店里买到。在乔森的记忆里,这个农庄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想过农庄会有什么变化。乔森自己也觉得,他将来也会像父亲一样,喝一点酒,然后在太阳很好的日子里,躺在农庄的草地上睡觉。
  
  到中国后,乔森成了一所民办学校的外文老师。
  
  有一天,乔森正在上课,教室外有一个人影晃动。乔森以为是校工,没有在意。但他发现那个“校工”一直站在窗外,招着手,嘴巴动着……
  
  乔森再看教室里,有个男孩想站起来又不敢,呆呆地看着窗外。
  
  乔森于是问:“窗外的那个人,是找你的吗?”
  
  全班人突然哄堂大笑。
  
  乔森非常纳闷。只见那个孩子站起来,跑到了教室外,拉着那个人走了。
  
  乔森后来才知道,窗外那个人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给孩子送生活费来了。乔森还因为这个男孩知道了这所民办学校的许多事。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升学率非常高,因为有外籍老师授课,所以学费昂贵,一年就需要3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国工人一年的全部收入。但是每年招生,这所学校仍然门庭若市,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有的甚至举债上学。那个男孩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男孩的生活费经常不够,于是他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到学校来,这些钱也不知是她刚发的工资,还是借来的。
  
  乔森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既然经济条件不允许,为何还要读这样的高收费学校?
  
  后来,乔森与男孩有了一次交流。那个男孩说:“乔森老师,不要看我现在穷,但我有一个志向,我要好好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办公司,赚大钱,比班里那些嘲笑我的任何一个同学都要有钱,都要有力量。”
  
  眼前的志向“达人’令乔森大吃一惊。
  
  乔森后来又问了不少孩子,发现这些孩子都有远大的志向,赚大钱、经营家族企业、娶美女、开奔驰……而作为老师,他在祖辈传下来的农庄草地上晒太阳的梦想,显得太渺小。
  
  乔森就这样被这些中国孩子的远大志向给吓住了。乔森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以后要成为什么,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祖传的农庄壮大,赚更多的钱什么的。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活着的目标,就是像父母一样,在庄园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中国孩子在志向上的咄咄逼人,让乔森感到了文化上的强烈反差。乔森讲不出谁对谁错,但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成功也不是这样的。
  
  “不要成为志向达人!”乔森在他的课堂上一次次对他的学生们说。
05-082018
一个中国孩子的志向
     乔森来自英国,他的父母有一个占地200多亩的农庄。农庄里种着葡萄,每年采摘下来的葡萄用来酿造葡萄酒,产量虽不高,但可以在当地的商店里买到。在乔森的记忆里,这个农庄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想过农庄会有什么变化。乔森自己也觉得,他将来也会像父亲一样,喝一点酒,然后在太阳很好的日子里,躺在农庄的草地上睡觉。
  
  到中国后,乔森成了一所民办学校的外文老师。
  
  有一天,乔森正在上课,教室外有一个人影晃动。乔森以为是校工,没有在意。但他发现那个“校工”一直站在窗外,招着手,嘴巴动着……
  
  乔森再看教室里,有个男孩想站起来又不敢,呆呆地看着窗外。
  
  乔森于是问:“窗外的那个人,是找你的吗?”
  
  全班人突然哄堂大笑。
  
  乔森非常纳闷。只见那个孩子站起来,跑到了教室外,拉着那个人走了。
  
  乔森后来才知道,窗外那个人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给孩子送生活费来了。乔森还因为这个男孩知道了这所民办学校的许多事。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升学率非常高,因为有外籍老师授课,所以学费昂贵,一年就需要3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中国工人一年的全部收入。但是每年招生,这所学校仍然门庭若市,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有的甚至举债上学。那个男孩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男孩的生活费经常不够,于是他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到学校来,这些钱也不知是她刚发的工资,还是借来的。
  
  乔森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既然经济条件不允许,为何还要读这样的高收费学校?
  
  后来,乔森与男孩有了一次交流。那个男孩说:“乔森老师,不要看我现在穷,但我有一个志向,我要好好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办公司,赚大钱,比班里那些嘲笑我的任何一个同学都要有钱,都要有力量。”
  
  眼前的志向“达人’令乔森大吃一惊。
  
  乔森后来又问了不少孩子,发现这些孩子都有远大的志向,赚大钱、经营家族企业、娶美女、开奔驰……而作为老师,他在祖辈传下来的农庄草地上晒太阳的梦想,显得太渺小。
  
  乔森就这样被这些中国孩子的远大志向给吓住了。乔森的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以后要成为什么,他们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祖传的农庄壮大,赚更多的钱什么的。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活着的目标,就是像父母一样,在庄园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中国孩子在志向上的咄咄逼人,让乔森感到了文化上的强烈反差。乔森讲不出谁对谁错,但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成功也不是这样的。
  
  “不要成为志向达人!”乔森在他的课堂上一次次对他的学生们说。
05-082018
《行者》杂志2018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