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2020
1.7博引水利信息材料

2020年1月7日,博引水利办公室报送信息1条

01-072020
一举能双赢 效益两丰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

     2020年1月2日上午,由安吉博引水利建设公司承建的县溪龙乡陈家墩等四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参建单位5个月的共同艰苦奋战已圆满收官,现进行完工验收。

     全体参加验收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参建单位的汇报、资料的查阅,一致认为该项目已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联系单的内容全部完成,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工期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没有发生质量事故,检测和评定资料基本齐全,同意本项目完工验收。

     据悉,本工程涉及溪龙乡五个行政村,流域总面积35.59hm2,主要是至治理期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5hm2,包括经济林地治理面积735.41hm2,种植水土防护林13.41hm2,封育治理95.74 hm2,新建护岸1836m。工程完工后既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条件,减轻自然灾害对下游的危害;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其经济计算期内,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可直接增加2000多万元收益,真正起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作用。


01-072020
一举能双赢 效益两丰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

     2020年1月2日上午,由安吉博引水利建设公司承建的县溪龙乡陈家墩等四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参建单位5个月的共同艰苦奋战已圆满收官,现进行完工验收。

     全体参加验收人员经过现场踏勘、参建单位的汇报、资料的查阅,一致认为该项目已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联系单的内容全部完成,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工期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没有发生质量事故,检测和评定资料基本齐全,同意本项目完工验收。

     据悉,本工程涉及溪龙乡五个行政村,流域总面积35.59hm2,主要是至治理期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5hm2,包括经济林地治理面积735.41hm2,种植水土防护林13.41hm2,封育治理95.74 hm2,新建护岸1836m。工程完工后既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条件,减轻自然灾害对下游的危害;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其经济计算期内,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可直接增加2000多万元收益,真正起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作用。


12-022019
怎么管理好公司:在选择人才时,重业务更要重人品

     一名大学生应聘一家大公司。同招聘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只是等着招聘人员提问。招聘人员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料地问:“你替父母擦过身子、洗过澡吗?”

     他很老实的回答:“没有。”

   “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他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时,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交谈中,招聘人员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他临走时,招聘人员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替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招聘人员的吩咐,因此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虽然是大学生,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靠给别人帮佣、洗衣拼命挣钱。他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秀,并且考进了名牌大学,学费虽然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到今日母亲还在帮别人干活。他到家的时候,母亲还没回来,他想母亲整天帮人家干活,身体一定很疲劳,如果帮母亲洗澡的话,肯定会缓解母亲的疲劳情绪。母亲回来,当听到他要为自己洗澡时,感到很奇怪:“我整天帮佣,哪有不脏的时候,算了吧,况且我自己也能洗,何必用你呢?”于是他将必须替母亲擦身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他的要求坐进了澡盆,当母亲脱掉内衣时,他发现母亲身体骨瘦如柴,身上的肋骨—根根暴露出来。他被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母亲佝偻的身体惊呆了,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都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他如约来到那家公司,对招聘人员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还不知道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我只有一个亲人——母亲,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招聘人员满意的点点头,说:“你明天可以到公司上班了。”

     企业在选用人才时,是重学历还是重能力?是重业务还是重人品?这是领导者如何用人的重要理念。现在普遍认为,能力重于学历,人品重于业务。


12-022019
怎么管理好公司:在选择人才时,重业务更要重人品

     一名大学生应聘一家大公司。同招聘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只是等着招聘人员提问。招聘人员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料地问:“你替父母擦过身子、洗过澡吗?”

     他很老实的回答:“没有。”

   “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他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时,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块钱。”在诸如此类交谈中,招聘人员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他临走时,招聘人员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替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招聘人员的吩咐,因此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虽然是大学生,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靠给别人帮佣、洗衣拼命挣钱。他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秀,并且考进了名牌大学,学费虽然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到今日母亲还在帮别人干活。他到家的时候,母亲还没回来,他想母亲整天帮人家干活,身体一定很疲劳,如果帮母亲洗澡的话,肯定会缓解母亲的疲劳情绪。母亲回来,当听到他要为自己洗澡时,感到很奇怪:“我整天帮佣,哪有不脏的时候,算了吧,况且我自己也能洗,何必用你呢?”于是他将必须替母亲擦身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他的要求坐进了澡盆,当母亲脱掉内衣时,他发现母亲身体骨瘦如柴,身上的肋骨—根根暴露出来。他被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母亲佝偻的身体惊呆了,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都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他如约来到那家公司,对招聘人员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还不知道母亲为我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我只有一个亲人——母亲,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招聘人员满意的点点头,说:“你明天可以到公司上班了。”

     企业在选用人才时,是重学历还是重能力?是重业务还是重人品?这是领导者如何用人的重要理念。现在普遍认为,能力重于学历,人品重于业务。


12-022019
关于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接着似乎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的母亲辞世的噩耗。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四年后,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35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此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朗宁一家的交往中,贝多芬才得到一点安慰和支持。伊丽奥诺.布朗宁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两岁,贝多芬对她怀有温柔的感情。当她后来与一位善良的医生结婚后,贝多芬就将这种感情转为永恒的友谊并保持终生。贝多芬也从乡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鲜花满枝,绿树成荫的小径,经及壮丽浩瀚的莱茵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日渐忧郁的年轻音乐家。贝多芬终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直接发源于此。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命运的发展总有起伏,紧接着1814年的巨大成功后,贝多芬的命运急转直下,跌入了低谷。这个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当贝多芬最终走出后就真正永垂不朽了。首先,他的经济陷入困境,维也纳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轻佻而又浮华的,它从未对贝多芬报有真正的好感。自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之后,维也纳的音乐口味日渐趋向于意大利乐风,他们推崇的是罗西尼,而将贝多芬视为"迂腐"。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一筹莫展。贝多芬不得不把他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与女厨的争吵上。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演奏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使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去世,留下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

     今天的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是为什么要假装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贝多芬的毅力、顽强不惜的斗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